無雷島破功 小金門驚見56顆 (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84%A1%E9%9B%B7%E5%B3%B6%E7%A0%B4%E5%8A%9F-%E5%B0%8F%E9%87%91%E9%96%80%E6%B5%B7%E7%81%98%E8%B5%AB%E8%A6%
中國時報【李金生╱金門報導】
小金門貓公石海灘2天內發現55顆地雷和1枚未爆彈,「出土」數量之多為2013年完成金門排雷作業後僅見,初步研判是颱風擾動沖刷上岸。金防部緊急出動排雷小組和未爆彈處理小組趕赴現場移除,將依規定銷毀處理。
烈嶼鄉長洪成發(下圖右,李金生攝)會勘後表示,鄉公所將不定期派員巡視海岸,並要求軍方務必做好殘雷勘除作業,確保美麗海岸的潔淨和安全,讓鄉親和觀光客可以放心走進海灘。
金防部在25、26日均接獲民眾通報,派遣排雷和未爆彈小組在貓公石海灘勘獲M2人員殺傷雷29顆、M3人員殺傷雷18顆、M6戰防雷8顆和空用炸彈1顆,外觀均嚴重鏽蝕,研判無立即性危險,已按規定移除等待銷毀。
這是金門自2013年完成排雷作業,宣告成為「無雷島」之後,發現殘雷數量最多的1次,引起民眾的關切,認為軍方當初排雷不夠「乾淨」,近年才會不斷發現地雷。
金防部則指出,這些地雷研判應受潮汐及莫蘭蒂颱風影響,從潮間帶陸續沖刷出來,將持續派遣排雷小組及未爆彈處理小組搜勘,以維區域環境安全,也希望民眾暫勿前往附近海灘。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苗栗縣三灣鄉中正路南北兩端都設有入口意象燈箱,日前南邊燈箱被拆掉,有讀者向聯合報系投訴,質疑燈箱設置才1年就拆,浪費公帑。鄉公所澄清,因周邊地主陳情燈箱有礙店面觀瞻,加上地主願意支付工程費用,因此才協助拆除,會再遷移至妥善地點設置。
苗栗縣三灣鄉中正路南邊燈箱才設置1年就拆,遭質疑浪費公帑。 記者翁浩然/攝影
鄉公所去年10月向客委會爭取客家市集加值產業及景觀串連改善計畫經費,利用老照片、彩繪、彩石拼貼等元素打造嶄新的老街壁畫、壓花地坪、農產地圖、時光廊道及入口意象燈箱裝置景觀,期盼串連周邊步道及親水空間,吸引遊客入鄉觀光。
林姓鄉民投訴,去年公所才設立新的三灣老街意象,南邊入口意象燈箱夜間可見「梨的故鄉」、「三灣老街」字樣,感覺還不錯,沒想到突然拆除,質疑公所浪費公帑。
鄉公所農業暨觀光課表示,南邊入口意象燈箱周邊的地主陳情,因準備開店,發現高聳的入口意象燈箱看似香插在店門口,阻擋視野也有礙觀瞻,希望公所協助拆除,並願意自費,因此向客委會提出申請,日前拆遷燈箱,暫時存放在鄉公所,等省道台3線中港溪橋竣工後也會另尋地點設置,並無浪費公帑。
更多udn報導:拒修片?辣模穿內衣褲大方曬這印記・休掉嫖夫 女星閃嫁認識70天富商
中橫公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路毀封山,目前雖有條件開放便道,但台中大梨山居民始終等不到真正路通,決定自己找路。地方人士昨邀學者專家踏勘荒廢的青山上線路段,希望找一條安全的路回家。
已荒廢的台八線上,常可見道路及路基完整,只需要稍加整修即可讓車輛行駛。 記者洪上元/攝影
參與探勘的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許澤善,以空拍機蒐集現場資料。他說,中橫封山是希望休養生息,但台灣本就是地震發生帶,怎能有休息的時候。他曾在九二一之後探勘評估,認為重開台八線是可行的,此行將蒐集數據證實可行性。
由梨山地區與平等里里長、民代及地方人士成立的「大梨山中橫復建自救會」與專業技師及地質專家共廿二人分三組,昨天從台八線四十四公里處青山上線分歧點實勘,蒐集相關數據,爭取搶修青山上線打通谷關到梨山。
台8線被礫石堆掩埋的明隧道,雖然結構有多處損壞,但仍算完整。 記者洪上元/攝影
從青山線分歧點路口走進封閉十八年的青山上線,沿途仍可見昔日的公路路幅,柏油路面與護欄大致完好,只有被落石擊中留下斑駁痕跡,部分路段草長得比人高,滿地的碎石。
當年大地震,震出不少野溪,原來的景觀橋如光明橋等,只剩紅漆橋墩,原來在上線的管制站也消失了。遠看青山下線,邊坡觸目是大石黃土,一經大雨沖刷,坍塌的土石全倒在青山下線,落石不時隨野溪流下,通過必須小心翼翼扶著山石、涉水通過,前導的救難隊員隨時提醒小心避開咬人貓等野生植物。
中橫(台8線)青山上線簡圖 圖/聯合報提供
「早年先人是沒路走到有路,現在卻把路荒廢變沒路。」梨山自救會召集人陳政福說,每年花這麼多錢維護臨時便道,但逢雨就封路,不如重開青山上線,一勞永逸。
自救會會長林永富說,民間自己找路,當年政府以維護生態、國土復育為名,完全不與地方溝通就斷然封路封山,決策過程粗糙。
「我們只希望隨時可安全回家」,梨山自救會總幹事劉中平說,目前居民只能利用便道,但天候不佳就封路,只能再從南投或宜蘭繞道,「要走五百多公里路程」。
劉中平說,居民需要醫療,雖有慈濟每兩周上山診療,但常因路況停止;山上蔬菜水果繞路運輸,交通費驚人;老師也不願意上山教書,居民忍受這些不便十八年了,誰還受得了?
目前有兩千多人在大梨山區設籍,但加上上山從事農作等居民,有上萬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