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

新聞頻道/地方

他做資源回收 社區讓他圓了音樂夢 21 Jul 08:30 PM 2016-07-21 20:30 聯合報 記者蕭雅娟╱即時報導 屏東縣鹽埔鄉新圍社區經常傳出練團聲,從事資源回收的新圍人姜立新,5年前開始在社區教音樂,社區老中青三代都來學,組成「新圍吉他社」和「三好樂團」,四處表演,一圓夢想,也

他做資源回收 社區讓他圓了音樂夢
21 Jul 08:30 PM

2016-07-21 20:30 聯合報 記者蕭雅娟╱即時報導

屏東縣鹽埔鄉新圍社區經常傳出練團聲,從事資源回收的新圍人姜立新,5年前開始在社區教音樂,社區老中青三代都來學,組成「新圍吉他社」和「三好樂團」,四處表演,一圓夢想,也培養年輕人擁有音樂夢。

50歲姜立新在新圍村從事小型資源回收場工作,他坦言,「年輕時有過樂團夢」,鄉下資源比較少,願意到鄉下教課的人少且費用高,為了圓夢,找來具有熱忱的老師教學,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、社區學生組成「新圍吉他社」,一起在鄉下打拚音樂夢。

5年前姜立新只會彈老歌,現在帶著學生學流行歌,例如小幸運。新圍吉他社每周練團,經常在社區表演,還會到安養院演奏、關懷長者,學生們從實際行動中理解音樂撫慰人心的力量。

姜立新多年來自籌經費約30萬元,購買吉他、爵士鼓、貝斯、鍵盤、二胡、音箱等設備,扎下學生的音樂基礎,期待他們上高中、大學還能學習音樂。

新圍人學音樂不分年齡,老中青三代都熱衷,還組成「三好樂團」,期待發揮一股小力量,提升新圍的音樂氣息。

打爵士鼓的姜昆廷是姜立新的兒子,他表示,父親是創團人,夢想讓小地方有更多人學音樂,支持父親完成夢想。他認為,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定的節奏,手腳並用打出來是很棒的舒壓管道。

屏北高中學生戴宏宜在新圍社區學音樂玩出興趣,目前擔任民謠吉他社長,月底要舉辦四校聯展。他說,學會吉他了就參加民謠吉他社,完整彈出很多歌曲,最有成就感。

屏東縣鹽埔鄉新圍社區居民姜立新(紅衣者)在社區教吉他長達5年,培養學生音樂興趣,組成「新圍吉他社」和「三好樂團」,四處表演,一圓年輕時的樂團夢。記者蕭雅娟/攝影

分享

屏東縣鹽埔鄉新圍社區居民姜立新(紅衣者)在社區教吉他長達5年,培養學生音樂興趣,組成「新圍吉他社」和「三好樂團」,四處表演,一圓年輕時的樂團夢。記者蕭雅娟/攝影

分享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「脫鞋子的部落」 好茶部落更是雲豹的故鄉
21 Jul 08:17 PM

2016-07-21 20:17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╱即時報導

好茶部落自從因莫拉克風災遷至禮納里部落後,當地民眾便用「脫鞋子的部落」來發展觀光,但當地藝術家杜寒菘認為脫鞋子並不能代表部落文化,「而是應該回到雲豹的故鄉」,因此在今年出版「里古烙」(lrikulau,魯凱語意指雲豹),希望透過繪本讓更多人瞭解好茶部落是雲豹的故鄉。

3年前杜寒菘曾出版首本繪本「伍姆的嘛喳」(MACA KI UMU,魯凱語意指祖父的眼睛),透過逾20場故事巡迴、原作畫展,讓全台各地瞭解魯凱文化,今年他再度出版「里古烙」,希望讓外界民衆瞭解好茶部落是雲豹的故鄉。

杜寒菘表示,好茶部落以「脫鞋子的部落」發展觀光已經超過5年,也讓許多觀光客就把「脫鞋子」與好茶聯結在一起,「但這樣子的魯凱文化太狹隘了」,因此從2年前開始規劃繪本,希望不僅讓外界知道好茶部落是雲豹的故鄉,也使部落的小朋友瞭解好茶人是雲豹的傳人。

「光族語翻譯就花4個多月」,杜寒菘說,為了確保族語翻譯正確,更邀請3位部落耆老來校正,繪本中的文字除了中文以外、還有英文及魯凱語,希望透過文化讓世界更關注原住民。

杜寒菘說,不同於過去繪本都以傳統故事為主軸,他把魯凱文化加入創作之中寫出全新的故事,再加上生動的圖畫,也期待藉由繪本的故事警惕部落在文化傳承上不能偷懶,每個族人都有責任珍惜並延續魯凱族文化的美麗。

魯凱族藝術家杜寒菘今年出版第二本繪本「里古烙」,希望能為好茶部落正名。記者林良齊/攝影

分享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守護排灣傳統服飾 她用針線和祖靈交心
21 Jul 07:41 PM

2016-07-21 19:41 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╱即時報導

「再沒有人做,老部落的傳統服飾恐將成為回憶!」14年前,屏東縣獅子鄉排灣族婦人洪翠英驚覺族人傳統服飾面臨失傳的危機,決定深入部落搜尋古早服飾、研習裁縫法,並透過巧思讓「原味」呈現新風貌,用針線和祖靈交心,守護傳統文化,更贏得族人敬重。

洪翠英開設的工作坊「神木下」,位於台9線(屏東到台東)屏東縣獅子鄉丹路村段旁的大神木旁,平日進出的人不多,但部落族人對工作坊的女主人敬重有加;她以「家鄉服飾的守護者」自我期許,在裁剪縫製中,尋找祖先的服飾文化足跡。

年過半百的洪翠英說,位於屏南的獅子鄉是南排灣部落,因很早就漢化,族人對祖先文化認識愈來愈少,對傳統服飾也不講究,以為只要「有加四人頭圖騰」就是老祖宗的傳統了,殊不知傳統服飾文化正點滴流失,如果族人再沒人做,相信過不久就走入記憶。

「因為無事一身輕,就一頭栽進去了!」洪翠英帶著就讀高中的兒子長住屏東市,14年前兒子北上念大學,她回到丹路老家,開始到部落找長者搜集古早服飾和配飾,了解南排灣服飾的特色和裁縫工法,她坦言過去對排灣文化也是一知半解,但了解愈多,愈有榮耀感。

洪翠英仿古法縫製的排灣服飾在工作坊掛出後,發現自己的作品讓部落人驚豔,一點新變化或是新嘗試都能引來共鳴,鄉公所也熱情「贊助」,讓她無後顧之憂;她設計的服飾以紅色為主色,搭配貼布繡及部落圖騰,凸顯南排灣特色,漸漸延伸到兒童、男性,族人在喜慶場合,不愁沒有「稱頭」的傳統服飾。

屏東縣獅子鄉排灣婦人洪翠英(右)在丹路村老家開工作坊,循古法縫製傳統服飾,讓族人不愁沒有稱頭的排灣服飾。記者潘欣中/攝影

分享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1px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