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

新聞頻道/地方

陳菊:管線公司設籍高雄 目前已有11家完成 01 Aug 01:59 PM 2016-08-01 13:59 聯合晚報 記者謝梅芬/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陳菊(前左5)1日率市府團隊成員出席高雄石化氣爆2週年記者會,她帶領團隊首長90度3鞠躬道歉。 中央社 分享 高雄氣爆今逢2周年,高雄市長陳菊率

陳菊:管線公司設籍高雄 目前已有11家完成
01 Aug 01:59 PM

2016-08-01 13:59 聯合晚報 記者謝梅芬/高雄報導

高雄市長陳菊(前左5)1日率市府團隊成員出席高雄石化氣爆2週年記者會,她帶領團隊首長90度3鞠躬道歉。 中央社

分享
高雄氣爆今逢2周年,高雄市長陳菊率局處首長在上午的記者會上,再度表達城市安全的重要性,她說,巿府強烈要求14家工業管線業總公司設籍高雄,包括上周已遷籍的中油在內,目前已有11家完成,3家作業中。

氣爆中遭到嚴重燒傷患者徐晏祥、陳楚睿也到現場,徐宴祥是機車店老闆,顏面受傷,右腳截肢,他說目前最期待的不是個人,也是希望所有傷者能走向正面,他說,至今兩年來,其實也有很多傷者心態都還沒走出來,他希望傷者能真正走出來有正面方向,不要有創傷症候群。

高雄市政府上午報告工作進度,包括氣爆地區受理278戶店家,有487面招牌已更新,70戶氣爆區民宅設置太陽光電屋頂,代理求償部分到2016年7月25日,已有3149案簽約,簽約率達99%,已撥付5億9995萬3640元,已提起訴訟有3127案。總捐款45億6499萬7428元,核定計畫50案35億1277萬2137元,指定用途捐款3億7069萬919元,還有餘額6億8153萬4372元,陳菊會未來剩餘的6億多元仍會秉持公開透明,運用在傷者重建費用。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高雄氣爆受傷消防局副中隊長:能回職場 很感動
01 Aug 01:57 PM

2016-08-01 13:57 聯合晚報 記者劉星君/高雄報導

余泰運(左)今天回到熟悉的消防工作,同事們拿無線電給他。 記者劉星君/攝影

分享
「回到工作崗位,真的很開心!」在高雄氣爆受傷的消防局副中隊長余泰運,歷時兩年復健,今天他回到熟悉的消防工作,他開心的說,「很感動,很親切」,雖然身體的靈活度不如以往,但對消防熱忱的心永遠沒變。

兩年前的8月1日,高雄發生嚴重氣爆,7名消防員及義消殉職,21名消防人員受傷,去年13名陸續回到工作崗位,今天是最後歸隊期限,8名受傷消防員重返工作崗位。余泰運今天拿到無線電,聽到無線電的聲響,他開心的說,「好久沒有聽到了!感覺真的很好!」

高雄氣爆發生時,余泰運擔任前金分隊長前往支援,當時他在一心與廣東路口警戒,突如其來爆炸聲響,「被炸暈了」,後來聽到同仁喊著「快!快!」瞬間驚醒,眼前都是火。

「這一幕永生難忘」,余泰運說,氣爆造成他臉部、雙手燒燙傷,歷時兩年,他開共10次手術,左手4次、右手5次、耳朵1次,仍堅持走下去,他也在7月30日從陽光基金會高雄重建中心畢業,領到畢業證書。

「從陽光畢業了,回到職場新的階段開始」,余泰運的雙手仍穿著壓力衣,臉上雖然也要穿壓力衣,但回到工作崗位,「不想成為焦點」,臉部壓力衣等到晚間時才會穿上,臉上的疤痕雖然很明顯,他樂觀的說「我不是靠臉吃飯啦!」

高雄氣爆殉職的警、義消7人,消防局主任秘書林基澤、 苓雅分隊小隊長黃國棟、瑞隆分隊小隊長劉耀文、 新興分隊隊員莊政潔、成功分隊隊員王中、義消總隊黃尚強及鳳祥義消陶廷舟,有小隊長今凌晨PO文悼念「我們永遠懷念你們」深深感受打火兄弟的情義。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他南下尋根 編制書冊、郵票回贈地方感念先祖
01 Aug 12:22 PM

2016-08-01 12:22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╱即時報導

斗南鎮長張勝雄,相當感謝林校長的用心與誠意,也歡迎民眾來借閱書籍與遊玩斗南小鎮。記者李京昇/攝影

分享
家住新竹的退休校長林事樵,其祖先是清朝知名詩人林占梅,而林事樵在祖先所創作的詩集中,發現祖先曾經到過他里霧(現今雲林斗南鎮),因此今年3月他特別南下並在斗南鎮公所的協助,追尋祖先的足跡,近來也將收集的資料與照片集結成冊,贈送給斗南鎮長張勝雄。

林占梅是清朝道光年間人,台灣通史記載他是位精通詩書琴畫的雅士,也是臺灣四大庭院之一「潛園」的主人,而林事樵是他的玄孫。林事樵從教育界退休後,致力於先祖的詩集傳承,為尋根與尋找祖先曾造訪之地,他到全國各地收集資料。

林事樵今年3月特地南下雲林斗南鎮,請鎮公所協助。公所里幹事曾文卿說,林校長到來時表明,想探尋祖先走訪他里霧的痕跡,親身感受他里霧地形、風貌與文化,她簡單向林事樵引介斗南火車站、他里霧碑與舊舍龍虎堂等地。

近來斗南鎮公所收到林事樵寄來的包裹,裡頭全是他將走訪過地點資料、拍攝影像,集結成冊並編製成書籍、郵票,回贈給斗南鎮公所,期望讓民眾看見今昔對比斗南小鎮。張勝雄表示,林校長走過景點都相當具有代表性,相當感謝林校長用心,這些書籍資料也將放置在斗南鎮立圖書館,歡迎民眾借閱。

林事樵特別從新竹南下造訪斗南,並將走訪過的痕跡記錄起來編製成冊,回贈給斗南鎮公所。記者李京昇/攝影

分享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1px
 

新聞頻道/地方

父臨終前叮嚀別放棄 郭俊瑋十年後入選百大青農 01 Aug 11:04 AM 2016-08-01 11:04 聯合報 記者吳政修╱即時報導 郭俊瑋因父親臨終前叮囑不要放棄龍膽石斑產業,他不斷研究獲選農委會的百大青農。記者吳政修/攝影 分享 10年前原準備當職業軍人的新農人郭俊瑋就因父親臨終前

父臨終前叮嚀別放棄 郭俊瑋十年後入選百大青農
01 Aug 11:04 AM

2016-08-01 11:04 聯合報 記者吳政修╱即時報導

郭俊瑋因父親臨終前叮囑不要放棄龍膽石斑產業,他不斷研究獲選農委會的百大青農。記者吳政修/攝影

分享
10年前原準備當職業軍人的新農人郭俊瑋就因父親臨終前,一句「不要放棄龍脆石斑養殖」,返學甲老家與母親一起養殖還請教專家與鑽研,獲選今年農委會選拔的百大青年。

「我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想吃到什麼樣的魚,來養殖龍脆石斑」郭俊瑋說,10年來堅持態度要養健康龍膽石斑,魚塭旁雜草多,但絕不用除草劑,也從未使用過抗生素,頗獲口碑,生產的龍膽石斑取得「台南尚青」標章。

郭俊瑋今年獲農委會選為百大青農,獲選者大部分從事農業,水產養殖類僅10個,市府農業局農會輔導科長吳威達說「相當難能可貴」。

郭俊瑋表示,10年前當志願役簽3年半,原想繼續當職業軍人,父親臨終前說,魚塭與設備都有,放棄了可惜,不要放棄,他感謝媽媽養殖經驗及水產試驗所專家傳授經驗與指導,自己還建立紀錄制度,只要用心、努力一定能成功培育健康龍膽石斑。

郭俊瑋因父親臨終前叮囑不要放棄龍膽石斑產業,他不斷研究獲選農委會的百大青農。記者吳政修/攝影

分享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北影最佳新演員林金郎 與林佳龍因水蜜桃結緣
01 Aug 11:00 AM

2016-08-01 11:00 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╱即時報導

在梨山種水蜜桃的林金郎(左),今年因電影「只要我長大」得最佳新演員獎。圖/台中市新聞局提供

分享
正當水蜜桃產季,台中市長林佳龍在臉書分享,指前年麥德姆颱風重創梨山環山部落,林佳龍曾與朋友集資,認養當地水蜜桃樹,幫助果農重新振作。沒想到當時認養的水蜜桃樹,就是「環山阿郎」林金郎所種,阿郎今年以「只要我長大」在台北電影節拿下最佳新演員獎。

電影情節中有孩子偷家中的水蜜桃出去賣,讓觀眾印象深刻。林佳龍說,全國有半數水蜜桃產在梨山,但一碰到天災,果農全年心血都白費了,相關救濟措施該更齊全。

林佳龍今天在市政會議說,「如果不雪中送炭,要政府何用?!」,市府積極推動「和平專案」,定期到和平區了解當地民生、交通、建設、教育等需求,提供相關協助縮短城鄉差距。

林佳龍又稱讚林金郎,不僅是水蜜桃植栽達人,也是最佳新演員,他祝福好友再接再厲入圍金馬再拿大獎。

台中市長林佳龍認養環山阿郎林金郎(左二 )的水蜜桃而結緣。圖/台中市新聞局提供

分享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1px
 

新聞頻道/地方

逐夢不怕被笑傻 她打造藏身南投小村落的美術館 01 Aug 10:04 AM 2016-08-01 10:04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╱南投報導 「我慕名而來!」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到南投縣草屯鎮私人的「毓繡美術館」,參訪時,忍不住驚嘆「南投竟然辦這麼前衛的展覽!」這座藏身在靜謐小村落的藝術城堡,讓人驚

逐夢不怕被笑傻 她打造藏身南投小村落的美術館
01 Aug 10:04 AM

2016-08-01 10:04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╱南投報導

「我慕名而來!」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到南投縣草屯鎮私人的「毓繡美術館」,參訪時,忍不住驚嘆「南投竟然辦這麼前衛的展覽!」這座藏身在靜謐小村落的藝術城堡,讓人驚豔。

企業家侯英蓂、葉毓繡夫婦2007年起以私人之力,透過不同型態管道,支持青年藝術家,並贊助新竹教育大學成立「毓繡藝術空間」。

「一生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!」低調優雅的葉毓繡提到,曾夢想成為藝術家,一窺藝術家的色彩世界,追隨竹教大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李足新習畫多年,得知時下年輕藝術家處境。葉心想,既然當不成藝術家,應該為藝術家做些事。所以,美術館成形了。

歷經5年籌建,毓繡美術館總算在今年1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,定位為當代寫實美術館。

建築也是一種展示!美術館建築硬體由台灣中生代重要建築師廖偉立設計,包括美術館主館、思空間、文創商店、VIP住宿等不同功能的空間。建築體以清水混凝土、木構和玻璃帷幕為材料,展現簡約俐落風格,與周邊環境相融合。

美術館外,以一道清水模牆做為起點,順著牆前行,拐進清水模長廊,一旁種植綠竹,清水模與綠竹的對話,瀰漫東方禪味。再拐一個彎,漫步在清水模光影空間,心情也得到沉澱。透過水泥板的隙間,隱約窺見寬廣翠綠的庭園,長廊盡頭,則是一抹與自然結合的窗,相當迷人。

很多人好奇,為何到窮鄉僻壤建美術館?葉毓繡說,美術館坐落在九九峰下的平林社區,毗鄰九九峰藝術生態園區,約3000坪基地,原是一片葡萄園,「它或許不是很驚豔,但希望你能感動」。雨中或雨後的九九峰,有如人間仙境,似乎天、地、人都可以契合在一起。

館長李足新與葉毓繡相知相惜,笑稱彼此是快樂傻瓜,經營美術館不為營利,是懷抱使命與理想。李足新形容,像下水道工程,看不見卻很重要,抱持信念是「撒種不一定發芽,但不撒種,就沒機會發芽」。

李足新認為,台灣需要更多美術館推動全民美育,「期待有一天,美術館和廟一樣多」,親近美術館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。

「把自己當平林人,與社區共好」美術館籌備期間,團隊在社區推動巷弄美學,凝聚社區意識,重視與社區互動關係,舉辦「平林日」,邀居民進美術館感受生活美學。當地國小學童也培訓成為美術館導覽小志工,藝術教育向下扎根。

參觀美術館採預約制,每日上限200人,不收門票,參觀結束後,不妨到思空間歇腳、歇心、冥想,不一定要消費,服務生會貼心送上一杯開水,讓人備感友善。

人與人、人與物、人與自然的尊重與和諧,在這兒得到體現。

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參觀今年初剛成立的「毓繡美術館」,對這座美術館的水平與用心印象深刻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

分享

馬前總統日前參觀今年初剛成立的「毓繡美術館」,12歲導覽小志工林家鈺(左)負責導覽,她口條穩健地介紹館內正展出的「身體風景」特展。家鈺和妹妹都是館方培訓的導覽小志工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

分享

馬前總統日前參觀今年初剛成立的「毓繡美術館」,12歲導覽小志工林家鈺負責導覽,她口條穩健地介紹館內正展出的「身體風景」特展,馬前總統仔細端詳作品細節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

分享

馬前總統日前參觀今年初剛成立的「毓繡美術館」,12歲導覽小志工林家鈺負責導覽,她口條穩健地介紹館內正展出的「身體風景」特展,馬前總統仔細端詳作品細節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

分享

毓繡美術館館長李足新(左)、董事長葉毓繡建立革命情感,支持彼此理念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

分享

毓繡美術館館長李足新(右)、董事長葉毓繡建立革命情感,支持彼此理念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

分享

美術館坐落在九九峰下的平林社區,毗鄰九九峰藝術生態園區,約3000坪基地,原是一片葡萄園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

分享

毓繡美術館館長李足新(左)、董事長葉毓繡建立革命情感,支持彼此理念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

分享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1p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