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只會吃 小學堂教你「認」米 05 Sep 04:40 AM 2016-09-05 04:40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/後壁報導 後壁菁寮部落黃國能古厝,經無米樂稻米促進會整理後,變身為稻米小學堂。 記者邵心杰/攝影 分享 「從稻田到餐桌,你吃的白米是怎麼來的?」無米樂稻米促進會在後壁菁寮地區設
位在後壁區菁寮社區的黃國能古厝,是傳統紅磚瓦的三合院,正對面的義昌碾米廠則是歷史建築,且位在菁寮聚落,地理位置適中,因此,無米樂稻米促進會整修古厝閒置空間,打造成稻米小學堂,重新掛牌後,賦予新生命 。
張美雪表示,稻米小學堂內有1間客廳、3間房間和1間廚房,經整理後,維持原有閩南傳統農村建物的樣貌,從生活起居再到飲食,希望能夠完整呈現農家日常居家生活。尤其,院子旁空地種植了15種品種稻子,包括台梗9號、台農71號、台東30號等品種,香米、圓糯米、長秈等應有盡有。
她說,許多人聽過,卻不知道這些稻子實際長相或差異性?來到稻米小學堂,專家教你如何辨識外,再到義昌碾米廠了解碾米過程,一粒粒稻穀如何脫胎換骨,變身糙米或白米,最後由學堂廚房現煮出香噴噴的白米飯,教導民眾如何「品飯」,評定白米好吃與否的「食味值」等知識,屆時即可躍身為稻米達人。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西湖鄉種植柚子160公頃,西湖鄉農會昨天在西湖鄉多功能活動中心舉行「柚見中秋」評鑑比賽,共有103名農友參加,苗栗農改場助理研究員賴瑞聲等人,依包裝管理、外觀形狀、肉質風味、果皮厚度、果肉率、糖度、種子數標準打分數,參加評鑑的文旦甜度都達10度以上,決勝關鍵在甜度搭配風味。
評鑑結果特等獎陳葉秀美;頭等陳集文、黃燕祥、吳水通、王友義、黃賜國,西湖鄉農會總幹事郭豐文表示,近年農會致力推廣民眾認養文旦樹,邀民眾評鑑活動時回娘家,幫助果農減少人力,另一方面認養者可隨時前往當假日農夫、舉家下鄉體驗農村生活,享受採果樂趣,還可將自己親手摘下文旦當作中秋賀禮。
賴瑞聲等人表示,今年參加評鑑的文旦果肉肉質、果肉率佳,雖天候炎熱文旦熟的快,在農民悉心照顧下,都能控制在農曆白露前後10天最佳採摘期內完成採收,風味不輸麻豆文旦。
中和區公所表示,中和有70間土地公廟,形成獨特信仰文化,今年土地公文化祭的各項比賽針對學生舉辦,特別是國中、國小學生,盼鼓勵年輕學子利用暑假,認識在地的土地公文化意涵。
昨天土地公創意造型競賽和土地公演講比賽都進行冠軍賽, 獲得冠軍的亞東技術學院學生劉靜叡,左半邊造型是土地公、右半邊是土地婆,衣著由全家人一起創作,並以元寶搭上時下流行的精靈寶可夢的寶貝球,一出場就非常吸睛。
此外劉靜叡曾就讀國立台灣戲曲學院,昨天她也用京劇老生京韻念詞介紹土地公,融合創新與古典。漳和國中二年級顏嘉萱獲造型賽佳作,她利用暑假上網學製衣,先用不要的布料練習,全件親手製作,她還閱讀土地公故事,將土地公坐騎「虎爺」放上枴杖。
土地公演講比賽冠軍是中和國小六年級黃筠捷,她平日就常參加朗讀比賽,昨天上台落落大方,講述土地公助人為善的美事。各項競賽得獎者都由市長朱立倫頒獎,盼持續推動在地文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