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灣部落原味上桌 口眼都飽足 20 Sep 05:34 AM 2016-09-20 05:34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/花蓮報導 族人利用月桃葉及姑婆芋布置餐桌,創造出加灣太魯閣族風格的餐桌。 圖/花蓮部落新美學提供 分享 鄰近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秀林鄉加灣部落,用創意結合在地食材及太魯閣風格美學,把
加灣部落日前在太魯閣文化創意園區舉辦創意料理成果發表分享會,不僅由部落工藝師傅邱金景製作餐飲器皿,設計部落餐桌,呈現太魯閣族飲食文化,並邀請原住民創意料理廚師陳耀忠現場交流,利用部落周邊月桃葉及姑婆芋布置餐桌,示範以傳統的方式烹煮在地食材,保留食物原味。
加灣部落青年也利用在地的刺蔥、南瓜等製作籤餅、刺蔥卷,把看似平凡的南瓜,烹煮成精緻的南瓜小米粥煲湯,南瓜既是湯碗又是食材,讓人食指大動,口福和眼福都飽足。
加灣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徐美智表示,部落餐桌發表讓人驚喜不斷,還吃到很久沒吃到的原生小米、傳統燻肉等,都是老人家傳下來的生活方式,不僅結合傳統更具創新及巧思,年輕人的創造力值得鼓勵,期待有更多人知道前來體驗。
原住民部落餐桌是遊客認識在地文化的重要媒介,透過部落在地食材、傳統食具及飲食方式,從生活體驗和飲食文化深入觸及在地部落文化,想品嘗加灣部落美食,可在臉書搜尋:加灣部落社區營造發展協會,與協會聯繫即可。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昨天的專案報告,議員出席踴躍,議長宋瑋莉說,城際轉運站不是蓋在原來規畫的地方,會不會造成都更案無法進行?都更案的範圍現在又含括那些?大家霧煞煞。楊石城議員質疑,城際轉運站推翻以前規畫,路幅反而小,大型車調度恐會造成交通問題。
張錦煌議員說,都更案前朝至今發包3次,有開發價值人家早就來標了,但基隆火車站前很重要,不能擺爛,市府有義務往前走,蘇仁和也認為都更案市府還未全接手,未塵埃落定,應切割開來先談城際轉運站。
韓良圻不以為然,他說,要先有都更才能做好交通配套,再蓋城際轉運站,不然會增加市區道路負荷。議員們意見紛歧,議長裁定下次定期會再討論都更案,市府先報告城際轉運站。
交旅處長李綱指出,原先的都更案把轉運站劃在現在圓環處,卻沒有提出可讓5萬通勤族候車的替代方案,他們才把臨時性的城際轉運站蓋在火車站新站的頂板,今年2月並說服營建署,把它改為永久性,交通部6月核准,經費從2.1億增加到3.1億元,鐵路局也同意把頂板租給市府。
中山一二路今年通車,以後車輛直接上中山高架,不繞進市區,會有助改善市區交通;忠一路107年打通,城際轉運站107年3月試營運,6月正式啟用。有了這個轉運站,未來投資者不用再花這筆錢,投資意願更高,都更才可行。
施世明、秦鉦議員認為應拆掉舊火車站,讓城際轉運站整體規畫,洪森永議員急忙制止,他說,中央已核定給3.1億,把舊站拉皮都含進去,如果拆舊站,城際轉運站工程又要延宕,萬萬不可。議長宋瑋莉最後做成決議,要求市府將與會市議員所提意見入案辦理。
支亞干部落(西林村)將於10月7日到9日舉辦草地音樂會,西林社區發展協會表示,這次活動將播放「靈山」紀錄片,邀請導演蘇弘恩分享,現場也有手作市集,另有部落青年Tassil樂團及其他樂團、舞蹈演出,歡迎來體會部落文化。
西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Apyang Imiq表示,草地音樂會的發想,其實仍是從立體地圖而來,當天活動會在明顯處放置立體地圖,讓民眾清楚看到部落的輪廓。
西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惠珍表示,「支亞干」部落是日據時代的名稱,草地音樂會將在西林國小草地舉辦,除了安排部落樂團及舞蹈表演,也邀請其他地方的原住民樂團演出,現場還有部落手工藝、食物、農產品等販售,希望透過音樂會方式,讓更多人了解支亞干部落。
張惠珍說,10月7日晚間7時邀請到導演蘇弘恩就是部落旅外青年,他以自己外公狩獵過程及生活,穿插原民的歷史,希望民眾重新思考更多的原民議題,歡迎遊客及民眾加入。
手作市集則是10月8日到9日連續兩天的下午,民眾可以看到支亞干部落有哪些作物、傳統技藝及傳統食物被傳承及保留下來;最後一天「草地音樂會」將有部落樂團透過歌曲傳達對礦區議題的關注,邀請其他原住民樂團演出,讓大家感受原住民的熱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